Search


胡晴舫的新書「第三人」,顯然是一種量訂做的命名。她不斷在國際城市遷徙,既格格不入,又事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胡晴舫的新書「第三人」,顯然是一種量訂做的命名。她不斷在國際城市遷徙,既格格不入,又事事投入。她不屬於台灣,也不屬於旅居的城市。那種進退不得的身分,也許以第三人來稱呼,庶幾近之。那是她觀察世界的位置,能夠保持一定程度的疏離,也可以擁有時時介入的距離。

她的思維極為清晰,邏輯相當分明,是一泓透明的湖水。因為清澈見底,可以看見罘沈澱的纍纍亂石與漂流水草,從而容許辨識水勢與方向。最初閱讀她的「旅人」時,就已經嗅到一股濃烈的全球化氣味。她敏銳點出每個城市的特色,並且也能精準指出幽微的文化差異。但她頗知自己的讀者就在台灣,所以在星際旅行中,從未遺忘海島的視野。

不媚俗,不庸俗;不嘩眾,不從眾,她的書寫自有一定的身段。她是台灣伸出的長臂,也是高度敏銳的觸鬚,常常意外探索全新的感覺,也不時撈回許多陌生的事物。她在這本書序文說:我個人向來偏愛「社會」這個詞彙勝過「國家」。因為國家畫出太多界線,裡外分明;而社會則像洋蔥,層層包裹,又各自分瓣。

我偏愛她這樣的觀點,畢竟國家富於政治權力支配,而社會則充滿豐富的文化內容。她作為第三人,可以擺脫任何界線的規範,而又能夠對不同文化進行省思與批判。身為文化評論人,她相當自覺如何措詞用字。當她柔軟時,不經意會洩露抒情的一面。當她強捍時,也不輕易放棄溫柔敦厚。讀者跟隨她一起航行,從東北亞到東南亞。有時是東京,有時是北京;旅行到香港,旅行到台北。不變的是她維持冷靜思考,永恆的是她不斷熱情燃燒。——————陳芳明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濫情萬歲,流動無罪,永遠的第三人 此頁面為純粹發佈作者動態消息,供?
View all posts